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首页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织明 逍遥小贵婿 官居一品 回到明朝当王爷 凡人歌 朕就是亡国之君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特工之回到清朝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8章 匈奴列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哈哈哈,说起这匈奴啊,其实他们的祖先还是咱们夏朝的后代呢,叫淳维。在唐尧虞舜之前,他们就像一群游牧民族,叫做山戎、猃狁、荤粥,住在那遥远的北方,整天跟着牛羊跑。他们养的最多的就是马、牛、羊,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动物,比如橐扆、驴骡、駃騠、騊駼、驒騱,听起来就像是动物大杂烩一样。

这帮人没有固定的城市,也没有耕田这种活儿,但他们有各自的领地。他们不识字,但说话算数。小孩子从小就骑在羊背上,学拉弓射箭,打鸟抓老鼠;长大了就射狐狸兔子当饭吃。那些身强力壮的,都是骑马射箭的好手,一个个都是战斗机器。

他们的生活方式很随性,有吃的有喝的就好好生活,没吃的了就去打仗抢地盘。他们的武器主要是弓箭和刀剑,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也不觉得丢脸。他们吃肉穿衣都靠这些牛羊,年轻人吃肥的,老年人吃剩的。在他们眼里,年轻力壮的就是宝贝,老弱病残的就不值一提。更奇葩的是,老爸死了,儿子可以娶老妈;兄弟死了,哥哥可以娶弟媳。他们起名字也不讲究,有名字就行,没姓氏啥的。

后来啊,周朝逐渐衰落了,戎狄这些游牧民族就开始搞事情了。他们先是把周朝的一个大佬赶到了岐山,然后又把周平王逼得东迁到洛邑。那时候啊,秦国的秦襄公也是个狠角色,他趁着周朝内乱,一路打到岐山,成了诸侯国。再后来啊,山戎这些家伙也开始不老实了,他们越过燕国去攻打齐国,结果被齐桓公一顿胖揍给赶跑了。

过了些年,戎狄这帮人又跑到洛邑去闹事,把周襄王给赶跑了。这周襄王也是个倒霉蛋,他本来想攻打郑国,就娶了个戎狄的姑娘当王后,结果后来把人家给废了,这下子可把戎狄给惹毛了。再加上他的后妈和弟弟子带在里面捣乱,戎狄就趁机打进洛邑,把周襄王给赶跑了,把子带扶上了王位。

这一下子可把中原的诸侯们给惹毛了,他们就开始组团去打戎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晋文公了,他刚上台就忙着修理这些游牧民族,把子带给杀了,又把周襄王给接了回来,重新安置在洛邑。

哎,这匈奴啊,就是一群游牧民族的代表,他们的生活方式、战斗风格都充满了野性和不羁。虽然给中原的诸侯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也让咱们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了。

话说那时候啊,秦晋两国可是牛逼哄哄的强国。晋文公这哥们儿,一把就把戎翟给赶到了河西、洛水之间,还给他们起了个绰号叫“赤翟、白翟”,哈哈,就像是给黑帮起个外号似的。而秦穆公这边呢,他捡了个大便宜,得到了个叫由余的谋士,结果西戎八国都乖乖臣服于秦了。从陇山以西开始,那一大片地方都是戎族的领地,什么绵诸、绲戎、翟、镕之戎的,简直就像是个大型游牧民族联合会。

就这样过了百来年,晋悼公派了个叫魏绛的家伙去和戎翟讲和,结果戎翟还真就听话地来朝见晋国了。又过了百来年,赵襄子这家伙牛逼哄哄地翻过了句注山,打败了并代两地,直接临到了胡貉的地盘。后来他和韩魏两国一起灭了智伯,瓜分了晋国的地盘,赵国就占据了代、句注的北边,魏国则拥有了河西、上郡这些地方,直接和戎族接壤了。

再说说义渠这帮戎族啊,他们开始筑城自守了,但秦国可没闲着,像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蚕食他们的地盘。到了惠王时期,秦国一下子拔掉了义渠的二十五座城池。惠王还打了魏国,魏国直接把西河和上郡拱手送给了秦国。秦昭王那会儿,义渠戎王和宣太后搞起了绯闻,还生了两个孩子。结果呢,宣太后耍了个诈,把义渠戎王给干掉了,接着就起兵灭了义渠。于是秦国就拥有了陇西、北地、上郡这些地方,还修了长城来防御胡人。

赵武灵王这家伙也是个狠角色,他改变了风俗,穿上了胡服,学习骑马射箭,一路往北打,把林胡、楼烦都给收拾了。他也修了长城,从代地一直修到阴山下,再到高阙作为要塞。还设置了云中、雁门、代郡这些地方。后来燕国出了个牛逼的将领叫秦开,这家伙在胡人那里当人质,结果胡人还挺信任他的。他回国后就把东胡给揍了一顿,东胡吓得直接退了一千多里。这秦开还是荆轲刺秦王时那个秦舞阳的爷爷呢,哈哈,真是将门出虎子啊!燕国也修了长城,从造阳修到襄平,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这些郡来防御胡人。

那时候啊,战国七雄都忙着争霸,其中有三个国家直接和匈奴接壤。后来赵国的将领李牧牛逼哄哄的,匈奴都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再后来秦国灭了六国,秦始皇派蒙恬带着十万大军北击胡人,把河南地都给收了。他还靠着黄河修了长城作为要塞,修了四十四座县城在河边,把罪犯和守军都迁过去驻守。他还修了条直道,从九原一直通到云阳,把边境上那些险峻的山谷都给整治了一番,从临洮修到辽东,足足有一万多里呢!还渡河占据了阳山北边的土地。这秦始皇可真是个基建狂魔啊,为了防御胡人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东胡势力正猛,月氏也如日中天。匈奴的单于头曼,见秦朝势力强大,惹不起就躲,直接往北迁移了。十几年后,蒙恬这哥们也挂了,诸侯们纷纷反叛秦朝,中原大地一片混乱。那些被秦朝强制迁去守边疆的百姓,也趁机溜了回去。这样一来,匈奴就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再次越过黄河,与中国在旧的长城边界上接壤。

头曼单于有个太子叫冒顿。后来头曼又爱上了个新妃子,生了个小儿子,就琢磨着废掉冒顿,立小儿子为太子。为了保险起见,他把冒顿送到月氏当人质。结果冒顿一到月氏,头曼就翻脸不认人,直接攻打月氏,想让月氏杀了冒顿。可这冒顿可不是吃素的,他偷了一匹好马,骑着就逃回了匈奴。头曼一看,嘿,这小子有胆识,就给了他一万骑兵。

冒顿为了训练手下,搞了个“鸣镝计划”。他制作了一种能发出响声的箭,然后对手下说:“我鸣镝射哪里,你们就跟着射哪里,谁不射,我就砍谁!”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点犹豫,但冒顿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直接用自己的好马和爱妻做实验,谁敢不射,他就砍谁。就这样,手下们都被他训练得服服帖帖的。

后来有一次打猎,冒顿故意用鸣镝射头曼单于的好马,手下们一看,都跟着射。冒顿一看,嘿,这些人都可以信任啊!于是他就带着这些人去打猎,结果一不小心用鸣镝把头曼给射死了。然后他就把后妈、弟弟和那些不听话的大臣都给杀了,自己当上了单于。

这冒顿可真是个狠角色啊!他先是搞定了月氏和东胡,然后又把秦朝抢走的土地都收了回来。最后还跟汉朝的边界推到了朝那、肤施一带,开始侵略燕国和代国。那时候汉朝的军队正忙着跟项羽打仗呢,哪还有心思管这些。就这样,冒顿趁机壮大起来,手下有三十多万能拉弓射箭的战士。这匈奴帝国,在他的带领下,可真是威风凛凛啊!

冒顿一上台,东胡那边正牛气哄哄呢,听说冒顿杀了老爸自己上位,就派使者过来,想要头曼单于那时候的千里马。冒顿问手下大臣们怎么办,大臣们都说:“那千里马,可是咱们匈奴的宝马啊,绝对不能给!”冒顿却笑了笑说:“咱们跟东胡是邻居,一匹马而已,何必那么小气呢?”于是就把千里马给了东胡。

没过多久,东胡觉得冒顿这家伙是个软柿子,又派使者过来,想要冒顿的一个爱妃。冒顿再次问手下,手下们都怒了:“东胡太过分了,居然想要咱们的阏氏(皇后)!跟他们拼了!”冒顿却摆了摆手:“哎,跟邻居计较一个女子干嘛?”于是就把爱妃送给了东胡。

这下东胡王更得意了,开始向西侵略。匈奴和东胡之间有一块没人要的荒地,两边都住在边上,形成了所谓的“瓯脱”。东胡又派使者过来说:“那块荒地你们匈奴反正也到不了,我们想要了。”冒顿再次问手下,有的大臣说给有的说不给。冒顿一听就火了:“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给人呢!”那些说要给东胡的,统统砍了。

冒顿一怒之下,亲自带兵攻打东胡。东胡一开始还看不起冒顿,没做准备。结果冒顿一到,就把东胡打得落花流水,俘虏了他们的百姓和牲畜。回来后又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把秦朝时蒙恬抢走的地盘全都收了回来。然后他还跟汉朝的边界推到了朝那、肤施一带,开始侵略燕国和代国。那时候汉朝的军队正忙着跟项羽打架呢,哪还有心思管这些。就这样,冒顿趁机壮大起来,手下有三十多万能拉弓射箭的战士。

从淳维到头曼这一千多年里,匈奴时而强大时而弱小,分分合合。但到了冒顿这一代,匈奴达到了鼎盛时期,北方各族都服他管,南边跟汉朝成了敌国。关于匈奴的世系、官职等等,那可就有得说了……

在匈奴的官职体系中,那可是层次分明,跟咱们现在的公司架构有得一拼。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这些职位都有专人负责。匈奴人管“贤”叫“屠耆”,所以太子常常就是左屠耆王。从左右贤王到当户,手下的骑兵队伍也是规模不等,大的上万骑,小的也有几千。整个体系里有二十四个头头,都号称“万骑”。这些大臣们都是世袭的,呼衍氏、兰氏,还有后来的须卜氏,这三家可是匈奴的贵族哦。

左方的王和将领们住在东边,直接挨着上谷,再过去就是秽貉、朝鲜的地盘了;右方的王和将领们住在西边,直接挨着上郡,再过去就是月氏、氐、羌的地盘。单于的庭帐就设在代、云中的地方。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就像游牧民族一样,追逐着水草四处迁徙。在这二十四个头头里,左右贤王和左右谷蠡王地位最高,左右骨都侯则负责协助政务。这二十四个头头下面,也都有各自的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职位。

每年正月,这些头头们会在单于的庭帐里小聚一下,祭拜一下祖先。到了五月,大家就会聚在茏城,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拜祖先、天地、鬼神。秋天的时候,马儿肥壮,大家又会聚在蹛林,检查人马的数量和状况。匈奴的法律也相当严厉,拔出刀刃超过一尺的就要处死,偷东西的要没收家产。犯罪轻的受点惩罚,重的就直接咔嚓了。监狱里关押的人也不会太多,一个国家也就几个。单于每天早上出门都要拜太阳,晚上拜月亮。他们坐的时候,长辈坐在左边,面朝北方。日子要是上了戊己,那就得送死了。送死的时候,有棺材、金银衣物,但没有墓碑和丧服。那些得宠的臣妾,有时候陪葬的能有好几千人。

打仗的时候,匈奴人可是相当狡猾的。他们会看星星月亮来决定行动,月亮圆的时候就进攻,月亮缺的时候就撤退。打仗要是斩了首或者抓了俘虏,就能得到一杯酒的赏赐,抓到的战利品也都归自己。抓到的人还能当奴婢。所以匈奴人打仗的时候,都是各自为战,谁抢到就算谁的。他们也擅长用诱敌战术来迷惑敌人。一看到敌人,就像鸟儿聚集一样冲过去;一旦被困或者打败,就会像瓦片一样散开,四处逃窜。如果有人能在战场上背回战友的尸体,那战友的家产就都是他的了。

后来,匈奴又征服了北方的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这样一来,匈奴的贵族和大臣们都服气了,觉得冒顿单于真是英明神武啊!

话说那时候汉朝刚稳定下来,就把韩王信给迁到了代地,都城定在马邑。结果匈奴大举进攻马邑,韩王信一看势头不对,直接投降了匈奴。匈奴得了韩王信,立马带兵南下,过了句注山,攻打太原,一直打到了晋阳城下。汉高祖亲自带兵去反击。结果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冷得士兵们的手指头都快冻掉了,差不多每十个就有两三个是这样的。这时候冒顿就假装败走,引诱汉军追击。汉军一路猛追,冒顿却把他的精锐部队藏了起来,只展现出羸弱的一面。于是汉军全军出动,大部分是步兵,总共三十二万,一路向北追击。

汉高祖先到了平城,步兵还没完全到齐呢,冒顿就放出四十万骑兵精锐,把汉高祖围在了白登山,整整围了七天,汉军里外都得不到救援和补给。那些匈奴骑兵啊,西边全是白马,东边全是青駹马,北边全是乌骊马,南边全是骍马,简直就是个马匹的彩虹秀啊!

汉高祖一看这阵势,赶紧派人给冒顿的阏氏送去了厚礼,让阏氏去劝冒顿。阏氏就对冒顿说:“两位君主之间不应该这样互相困住。就算得到了汉朝的土地,单于您也终究不是能长久居住在那里的。而且汉朝的皇帝也有神灵护佑,单于您得好好想想。”

冒顿本来跟韩王信的将领王黄、赵利约好了,结果他们又不来,冒顿就怀疑他们跟汉朝有勾结,再加上听了阏氏的话,就解开了包围圈的一个角。汉高祖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让士兵们拉满弓弦,备好箭,朝着解开的那个角直接冲出去,最后跟大军汇合,冒顿也就带着兵撤退了。汉朝也撤军了,还派了刘敬去跟匈奴签订了和亲条约。

后来韩王信成了匈奴的将领,跟赵利、王黄等人几次违背条约,侵扰代地和云中。没多久,陈豨也反了,还跟韩信合谋攻击代地。汉朝派樊哙去反击,又夺回了代地、雁门、云中这些郡县,但始终没有出塞。那时候匈奴看到汉朝派了这么多将领去投降,所以冒顿就经常来侵扰代地。汉朝头疼啊,汉高祖就派刘敬送了个宗室的女儿给单于当阏氏,每年还送匈奴一堆絮缯酒米食物什么的,跟匈奴结为兄弟,和亲了事。这样一来,冒顿才稍微收敛了点。

后来燕王卢绾也反了,带着几千人投降了匈奴,在上谷以东地区来回骚扰。等到汉高祖驾崩,孝惠帝和吕太后掌权的时候,汉朝刚稳定下来,匈奴就又开始嚣张了。冒顿给吕太后写了封信,信里胡言乱语。吕太后想反击,但将领们都说:“当年高帝那么贤明勇猛,都还被困在平城。”于是吕太后就忍了,继续跟匈奴和亲。

到了孝文帝刚即位的时候,又重修了和亲的政策。孝文帝三年五月,匈奴的右贤王入侵了河南地,侵扰了上郡的边塞,杀了不少人。孝文帝就派丞相灌婴带八万五千车骑去高奴反击右贤王。右贤王一看形势不对,就撤出了边塞。孝文帝还亲自去了太原。结果这时候济北王反了,孝文帝就赶紧回来,取消了丞相攻击匈奴的军队。

这一连串的事情啊,就像一部精彩的古装喜剧,让人哭笑不得。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和亲、战争、反叛、投降,就像一出出闹剧,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过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性和戏剧性。

哈哈,这匈奴单于还真是个会写信的“文人”啊!

话说第二年,那匈奴单于给汉朝送来了一封书信,信中写道:“哎呀,尊敬的汉朝皇帝陛下,您好啊!我,匈奴的大单于,给您请安啦!之前咱们聊过和亲的事,我觉得挺好的,大家都开心。可是呢,你们汉朝的边境官员太过分了,欺负我们右贤王,他也不跟我们商量,就听了后义卢侯难氏那些人的鬼主意,跟汉朝的官员打起来了,这下可好,把咱们两家的和约给撕了,兄弟情谊也断了。皇帝您气不过,写了两次信来责备我们,还派使者来送信,可惜啊,使者没来,汉朝的使者也没到,所以咱们两国就不和了,邻国也都不来投靠我们了。

现在呢,我们为了惩罚右贤王,就让他去西边找月氏打架,没想到他运气好啊,士兵强马壮,把月氏给灭了,还顺便把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六个国家也给收编了,都成了我们匈奴的地盘。这下子,咱们引弓之民都成了一家人了,北边也安定了。所以呢,我们希望能停战,让士兵们好好休息养马,把以前的事情都忘掉,恢复和约,让边境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世世代代都快乐。

如果皇帝您还是不想让我们匈奴靠近边塞,那就麻烦您下个诏书,让百姓们搬远点吧。我们的使者一到,您就立刻放他回来,怎么样?”这封信在六月中旬就送到了薪望之地。汉朝的官员们一看这信,就开始讨论是反击匈奴呢,还是继续和亲。结果公卿们都说:“单于刚灭了月氏,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不能打啊。而且那匈奴的地盘都是盐碱地,没法住人。还是和亲比较划算。”于是汉朝就答应了匈奴的和亲请求。

再说说孝文皇帝前六年的时候,汉朝也给匈奴写了一封信:“尊敬的匈奴大单于,您好!您派使者送来的信我们已经收到了。您说右贤王没请示您就擅自行动,破坏了和约,我们汉朝因此与匈奴不和,邻国也不来归附。您为了惩罚右贤王,让他去攻打月氏,结果大获全胜。您希望停战休兵养马,恢复和约,让边境百姓安居乐业。朕非常赞赏您的想法,这正是古代圣明君主的心意啊!

汉朝与匈奴结为兄弟之国,所以我们对单于的赏赐非常丰厚。但是破坏和约、背离兄弟情谊的事情,往往是匈奴这边先挑起来的。不过呢,右贤王的事情已经发生在赦免之前了,单于您就别再深究了。如果您能按照信中的意思,明确告知您的官员们,让他们不要违背和约,保持诚信,朕会非常感激的。

听说单于您亲自带兵征战有功,一定很辛苦吧。所以朕特意准备了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件,比余一件,还有黄金饰具带一条、黄金胥纰一条、绣十匹、锦三十匹、赤绨和绿缯各四十匹,让中大夫意和谒者令肩作为使者送给您。”哈哈,这汉朝皇帝也是挺会做人的嘛!

哈哈,这匈奴单于换了一代又一代,故事也是越来越精彩了!

话说冒顿单于去世后,他的儿子稽粥继位,人称老上单于。这老上单于刚上台,汉朝的孝文皇帝就派了个宗室女公主去当单于的阏氏,还特意派了个宦官,名叫中行说,去辅导这位公主。可中行说这家伙不想去,汉朝就硬逼着他去。中行说临走前还放狠话:“我这一去,准给汉朝添堵!”

中行说一到匈奴,立马就投降了单于,单于还特别喜欢他,把他当亲信。中行说一看,这匈奴人之前可是羡慕汉朝的丝绸、食物啥的,他就跟单于说:“匈奴人口虽然比不上汉朝一个郡,但咱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咱们衣食自给自足,不依赖汉朝。现在单于您要是喜欢汉朝的东西,那可就危险了,要是汉朝的丝绸、食物占了咱们生活的十分之一二,那匈奴可就全归汉朝了。”

中行说还教单于身边的人做账,统计人口和牲畜。汉朝给单于写信,用的都是一尺一寸的竹简,上面写着“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之类的客套话。中行说就让单于回信的时候用一尺二寸的竹简,印章也弄得特别大,回信里傲慢地说:“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礼物和言语也是一样傲慢。

汉朝的使者有时候会说匈奴不尊重老人,中行说就反驳说:“你们汉朝的屯戍从军制度,难道老人的亲人不送好吃的、好喝的给他们吗?”汉朝使者说:“是啊。”中行说就笑了:“匈奴人打仗是头等大事,老弱不能打仗,就把好吃的、好喝的给能打仗的,这样父子都能长久相保,怎么能说匈奴不尊重老人呢?”

汉朝使者又说:“匈奴人父子同睡一个帐篷,父亲死了,儿子就娶后母;兄弟死了,兄弟的妻子就归活着的兄弟。他们连帽子和腰带都不戴,更别说礼仪了。”中行说一听,就笑了:“匈奴人的风俗,人吃肉,喝肉汁,穿兽皮;牲畜吃草喝水,随处游牧。所以紧急时人人都会骑马射箭,宽松时人人都能享受生活。他们的规矩简单,容易执行。君臣关系也简单,整个国家的政务就像一个人的事一样。父子兄弟死后,娶他们的妻子,是为了防止血统的混乱。所以匈奴虽然乱,但总能保持血统的纯正。你们汉朝虽然讲究不娶父兄的妻子,但亲属关系疏远了就互相残杀,甚至改姓,这都是从你们的风俗来的。而且你们那些繁琐的礼仪,让上下都怨声载道,房屋建得再豪华,也抵不过生活的压力。你们辛苦耕作以求衣食,建造城墙以备自卫,所以你们的人民在紧急时不会打仗,在宽松时又疲惫于劳作。唉,你们这些住在土屋里的人,就别多说了,别总是喋喋不休,谈什么冠冕堂皇的话呢?”

这中行说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不仅帮匈奴单于出了不少主意,还把汉朝使者怼得哑口无言。看来,这匈奴和汉朝之间的故事,还得继续精彩下去呢!

自那以后,汉朝的使者们要是想跟中行说辩论,他总是摆摆手说:“哎呀,汉使啊,你就别多说了。你们就看看给匈奴的缯絮、米糵,量够不够,质量好不好就行了嘛。说多了有啥用呢?东西好,大家都开心;东西不好,嘿嘿,那就等到秋天熟了,我们骑着马去你们地里踩庄稼咯!”他整天就教单于怎么占汉朝便宜。

汉孝文皇帝十四年的时候,匈奴单于带着十四万骑兵冲进了朝那、萧关,杀了北地都尉卬,抢了好多人和牲畜,一直打到了彭阳。他们还派了奇兵去烧了回中宫,侦察骑兵都跑到了雍甘泉。文帝一看这情况,赶紧让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当将军,发动了一千辆车,十万骑兵,驻守在长安旁边防着匈奴。又拜了一堆将军,带着大队人马去打匈奴。结果单于在塞内呆了一个多月就走了,汉朝军队追出塞外就回来了,啥也没杀到。匈奴从此越来越嚣张,每年都跑到边疆来抢东西,云中、辽东最惨,代郡也有一万多人遭殃。汉朝头疼得要命,就派人送信给匈奴。单于也派了个人来回应,说还是要和亲。

孝文帝后二年,汉朝又派人送信给匈奴单于说:“皇帝问候单于哈,你送的两匹马已经收到了,谢谢哦。先帝说过,长城以北你们匈奴管,长城以南我们汉朝管。这样大家都能安居乐业,父子不分离,君臣相安无事。但现在听说有些坏人贪图小利,背信弃义,忘了老百姓的命,也坏了我们两国的关系。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们还是和亲吧,一起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单于你觉得呢?咱们都忘掉过去的不愉快,我释放逃犯,你也别再提那些小事了。我听说古代的帝王都是言出必行的,单于你要是有诚意,咱们就天下太平,汉朝绝对不会先挑事。单于你好好想想吧。”

好嘛,单于跟汉朝和好了,皇帝就下了一道诏书给御史,说:“匈奴大单于给我写了封信,说和亲已经定下来了,逃犯啥的也不用来增加人口和地盘了。匈奴不犯我边境,汉朝也不出塞,谁违反规定就杀谁,这样就能长久和平,以后也没啥问题,大家都方便。我已经答应他了。你们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全国,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四年后,老上单于去世了,他的儿子军臣继位成了新单于。新单于一上台,孝文皇帝又跟匈奴和好了,中行说这家伙也继续跟着新单于混。

军臣单于上台四年后,匈奴又反悔了,不跟汉朝和好了,派出三万骑兵大举进攻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人抢了不少东西才走。汉朝一看这情况,赶紧派了三个将军带兵驻扎在北地、代地和赵地,还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匈奴骑兵又跑到代地的句注边境骚扰,烽火一直烧到了甘泉和长安。过了几个月,汉朝军队赶到边境,匈奴已经撤到远处去了,汉朝军队也就撤了。

又过了一年多,孝文皇帝去世了,孝景皇帝继位。这时候赵王偷偷派人跟匈奴勾结,吴楚两国也反了,想跟赵国合谋进攻汉朝边境。汉朝出兵围攻赵国,匈奴也就没敢动。从那以后,孝景皇帝又跟匈奴和好了,恢复了通商,继续给匈奴送东西,还派了公主去和亲,跟以前一样。孝景帝在位的时候,匈奴虽然偶尔来边境骚扰一下,但也没搞出啥大动静。

现在咱们这位皇帝继位了,他明确了和亲的规定,对匈奴非常友好,恢复了通商,给了匈奴很多东西。匈奴从单于到下面的人都跟汉朝亲近得很,两边的人经常在长城下面来来往往。

话说汉朝这边有个叫聂翁壹的马邑人,他可是个狡猾的老狐狸,搞了个奸计想骗匈奴。他假装要把马邑城卖给单于,说里面有好多宝贝。单于一听,哇,这马邑城可是个肥羊啊,立马带着十万骑兵就杀进了武州塞。汉朝这边也早有准备,埋伏了三十多万大军在马邑旁边,御史大夫韩安国亲自护军,准备给单于来个瓮中捉鳖。

单于这老小子,一路杀进汉塞,还没到马邑呢,就发现了一大片牲畜在野外游荡,却不见一个放牧的人。他心里犯嘀咕,觉得这不对劲啊,于是先攻了个亭子探探虚实。这时,一个雁门尉史刚好路过,见匈奴来犯,赶紧跑到亭子里保护。这尉史一看汉朝的计谋要被发现了,就立马向单于告密,说汉朝大军就在附近埋伏。单于一听,大惊失色:“我就说嘛,这马邑城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到手!”于是赶紧带着兵撤了。撤的时候还不忘夸一句:“我抓到这尉史,真是天助我也!他简直就是我的‘天王’啊!”可惜汉朝的大军等了半天,连根毛都没等到。

另一个汉朝的将军王恢,原本计划从代郡出击匈奴的后勤部队,结果一听单于回来了,还带了一大堆兵,吓得他都不敢出战了。汉朝这边一怒之下,就把他给斩了。从那以后,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就彻底恶化了,频繁来边境抢东西,简直没完没了。不过匈奴这帮家伙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虽然跟汉朝闹翻了,但还是喜欢跟汉朝做生意,贪图汉朝的财物。汉朝这边也就顺水推舟,继续跟他们做生意,暗中坑他们一把。

过了几年,汉朝派了四个将军各带一万骑兵去打击匈奴。卫青这家伙带兵从上谷出发,一路杀到茏城,抓了七百多个匈奴俘虏。公孙贺从云中出兵,啥也没捞到。公孙敖带兵去代郡,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七千多人全没了。李广这家伙更惨,从雁门出兵直接被匈奴俘虏了,不过后来他还是想办法逃了回来。汉朝这边一气之下,就把公孙敖和李广都给关了起来。后来他们交了赎金,才被贬为庶人。

那年冬天,匈奴又来边境抢东西,渔阳那边尤其严重。汉朝赶紧派韩安国将军去渔阳防备匈奴。第二年秋天,匈奴又带着两万骑兵杀进汉朝,杀了辽西太守,还抢了两千多人。匈奴还打了渔阳太守的军队,把韩安国将军也给围了。韩安国将军手下一千多骑兵都快打光了,还好燕国的援军及时赶到,匈奴才撤了。匈奴这帮家伙还不死心,又跑到雁门去抢东西,杀了抢了一千多人。汉朝这边怒了,派卫青将军带着三万骑兵从雁门出击,李息将军从代郡出击,一下子抓了数千匈奴俘虏。

第二年,卫青将军又带着大军从云中出发,一路打到陇西,在河南地区击败了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抓了数千俘虏,还缴获了百多万头牛羊。汉朝趁机占领了河南地,修了朔方城,还加固了秦朝时蒙恬修的边塞,利用黄河作为天然屏障。汉朝为了跟匈奴搞好关系,还把上谷的造阳地给了匈奴。这一年,是汉朝的元朔二年。

后来呀,冬天的时候,匈奴的军臣单于两腿一蹬归西了。他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就自立为单于,还把军臣单于的太子於单打了一顿。於单这小子没办法,只好跑到汉朝来投降,汉朝就封他为涉安侯,可惜他命不好,没几个月就死了。

伊稚斜单于上台后,夏天时匈奴就派了几万骑兵冲进代郡,把太守恭友给宰了,还抢了一千多人。到了秋天,他们又跑到雁门去闹事,又杀又抢。第二年更是变本加厉,分别派了三万骑兵攻入代郡、定襄、上郡,搞得汉朝边境鸡飞狗跳。特别是那个匈奴右贤王,因为汉朝抢了他们的河南地还修了朔方城,他特别不爽,就经常去骚扰汉朝边境,甚至还跑到河南去捣乱,让汉朝官吏百姓苦不堪言。

汉朝这边也不是吃素的,第二年春天,就派卫青当大将军,领着六个将军和十多万人,从朔方、高阙出击匈奴。那个右贤王还以为汉朝军队到不了他那里,整天喝得醉醺醺的。结果汉朝军队出其不意,跑了六七百里,晚上就把他包围了。右贤王吓得酒都醒了,赶紧逃命,他的精锐骑兵也跟着跑了。汉朝军队抓住了右贤王手下的一万五千多男女老少,还抓了十多个小头目。但是匈奴还是不死心,秋天又派了一万骑兵去杀代郡的都尉朱英,又抢了一千多人。

汉朝这边也是火了,第三年春天,又派卫青带着六个将军和十多万骑兵,再次从定襄出击匈奴。这次打得更狠,前后杀了一万九千多匈奴人,当然汉朝这边也损失不小,两个将军和三千多骑兵都没了。右将军建虽然逃了出来,但前将军翕侯赵信就倒霉了,打了败仗投降了匈奴。这个赵信原来是匈奴的一个小王,后来投降了汉朝,被封为翕侯。这次他和右将军一起出兵,结果单独遇上了单于的军队,就全军覆没了。单于抓到赵信后,还挺看重他,封他为自次王,还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跟他一起商量怎么对付汉朝。赵信就教单于一个招数,说你们匈奴应该再往北走走,远离边界,这样就能引诱汉朝军队来追,等他们累得够呛的时候,你们就可以趁机收拾他们了。单于觉得这主意不错,就照做了。结果第二年,匈奴又派了一万骑兵攻入上谷,杀了几百人。

第二年春天,汉朝那边又搞了个大动作,派了骠骑将军霍去病带着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翻过了焉支山,走了千把里地,直接冲过去暴打匈奴,抓了匈奴首领和俘虏一万八千多人,还顺手把休屠王用来祭天的金人都给抢了。夏天呢,霍去病又和合骑侯带着几万骑兵从陇西、北地出发,走了两千里,再次攻打匈奴。他们过了居延,攻下了祁连山,抓了匈奴首领和俘虏三万多人,还有七十多个小头目。这匈奴也是够皮的,同时还派兵来骚扰代郡和雁门,杀了抢了几百人。汉朝这边也不甘示弱,派了博望侯和李广将军从右北平出击,打匈奴的左贤王。左贤王把李广将军给围了,李将军手下快四千人,都快打光了,但杀的匈奴人也相当多。幸好博望侯的军队及时赶到,李广将军才得以逃脱。汉朝这边也损失了几千人,合骑侯因为没跟上霍去病的节奏,和博望侯都差点丢了小命,最后都赎成了平民。

秋天的时候,单于怒了,因为浑邪王和休屠王在西方被汉朝杀了抢了几万人,就想把他们给宰了。浑邪王和休屠王一听这消息,吓得半死,就商量着投降汉朝。汉朝就派了霍去病将军去迎接他们。浑邪王为了表示诚意,杀了休屠王,带着他的人投降了汉朝。一共四万多人,但号称有十万。汉朝得了浑邪王,陇西、北地、河西这些地方就少了很多匈奴的骚扰,汉朝就把关东的贫民迁移到夺回来的匈奴河南、新秦中地区,让那里的人口充实起来,还减少了北地以西一半的驻军。

第二年,匈奴又派了几万骑兵入侵右北平、定襄,杀了抢了一千多人才走。汉朝这边可忍不了了,就商量说:“翕侯赵信给单于出的主意,让匈奴躲到漠北去,以为汉朝军队到不了那里。”于是汉朝就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发了十万骑兵,还私自带了十四万匹马(这马多得都能开动物园了),粮食辎重都不带。然后让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分兵两路出击,大将军从定襄出发,骠骑将军从代郡出发,都约定在漠北会合打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就把辎重都丢在远处,带着精兵在漠北等着汉朝军队。汉朝的大将军和单于的军队打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大风刮起,汉朝军队就趁机用左右翼包围了单于。单于一看这形势,知道自己打不过汉朝军队,就带着几百个壮骑突围,朝西北方向逃跑了。汉朝军队晚上追了没追到,但也砍杀和俘虏了匈奴一万九千多人,一直打到了阗颜山的赵信城才回来。这战绩,简直可以吹一辈子了!

单于那小子跑得可真快,他那帮手下也跟着汉朝军队一起乱窜,结果好多都跟着单于跑了。单于长时间没和他的大部队会合,右谷蠡王这货还以为单于死了呢,就自己当上了单于。结果后来真单于找到了他的部队,右谷蠡王只好把单于的帽子摘了,又回去当他的右谷蠡王了。

汉朝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也是牛啊,从代郡出发走了两千多里,跟匈奴的左贤王干了一仗,汉军杀了抓了匈奴七万多人,左贤王带着手下都跑了。霍去病还在狼居胥山封了神,在姑衍山祭了天,临着翰海(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贝加尔湖)才回来。

从那以后啊,匈奴就远远地跑了,漠南地区连个王庭的影子都没了。汉朝就从朔方开始,一路往西到令居,修了渠,开了田,派了五六万官吏和士兵去驻守,慢慢地蚕食匈奴的地盘,一直把地界推到了匈奴的北边。

最开始啊,汉朝两位大将军带兵包围了单于,杀了抓了匈奴八九万人,但汉朝的士兵也死了好几万,马匹更是死了十多万。匈奴虽然被打得够呛,但跑得远啊,汉朝也因为马匹太少,没法再追了。匈奴就用了赵信那小子的计策,派使者来汉朝,说得天花乱坠想要求和亲。汉朝的天子就让大家讨论这事儿,有人说和亲好,有人说应该直接把匈奴变成咱们的臣子。丞相长史任敞就说了:“匈奴刚被打败,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咱们可以让他们成为咱们的外臣,每年到边境来朝拜。”汉朝就派任敞去跟单于谈这事儿。结果单于一听任敞的计策,气得脸都绿了,直接把任敞给扣下不放了。在这之前汉朝其实也有所准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 福艳之都市后宫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超神制卡师 渔港春夜 武炼巅峰 艳海风波 傅先生,偏偏喜欢你 豪门风流秘史 今夜与你共沉沦 都市奇缘 瑜伽老师花样多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大奉打更人 挺进决赛圈 大魏宫廷 无上杀神 猎艳江湖 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大明世祖 我在大唐做战神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红楼志 平民乱闯三国 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 我在亮剑卖军械 南宋特种兵 大秦帝师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快穿之打脸金手指 搅和大宋朝 大唐房二 海贼之横行天下 全战之罗马复兴 长乐未央之胭脂泪 
最近更新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沈家大小事 汉末浮沉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穿越占座山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江汉儿女英雄传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