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首页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织明 逍遥小贵婿 官居一品 回到明朝当王爷 科举,寒门状元 长嫡 凡人歌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特工之回到清朝 超能进化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章 卫将军骠骑列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咱们来聊聊这位大将军卫青吧,他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平阳人。说起他爹郑季,那可是个在平阳侯家当差的公务员,结果跟侯爷的妾室卫媪有了那么点儿情感纠葛,于是就有了卫青这个娃。卫青啊,他还有个同母的哥哥叫卫长子,姐姐卫子夫则是从平阳公主家一路飞升,成了天子的宠妃,所以卫青也跟着改姓卫了,字仲卿。他那哥哥后来还改名叫长君,长君的妈就是卫媪啦。

卫媪啊,她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卫孺,二女儿少儿,三女儿就是卫子夫了。后来啊,子夫的弟弟步和广也都跟着改姓卫了。

卫青小时候呢,被送到他爹那边养,他爹就让他去放羊。他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啊,都把他当奴隶看待,根本不把他当兄弟看。有一次卫青跟着去甘泉宫,有个看相的人看了他一眼,就说:“这位公子,您可是个贵人,将来能封侯呢!”卫青听了哈哈大笑:“我这样的人,能不被打骂就知足了,封侯?那可得下辈子吧!”

等到卫青长大了,就成了平阳侯家的骑兵,跟着平阳公主混。建元二年春天,他姐姐卫子夫入宫成了宠妃。那时候的皇后啊,是大长公主的女儿,可惜没孩子,还特别嫉妒卫子夫。大长公主一听卫子夫怀上了龙种,气得火冒三丈,立马派人去抓卫青。那时候卫青在建章宫当差,还没什么名气呢。大长公主把卫青抓起来,就要杀了他。好在卫青有几个好友,其中有个叫公孙敖的骑郎,带着一群壮士去把卫青给抢回来了,这才没丢了性命。天子知道了这事儿,立马把卫青召进宫,封为建章监,还让他当了侍中。卫青的同母兄弟姐妹也都跟着沾了光,没几天就赏了上千两金子。卫孺还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少儿跟陈掌也有了一段情愫,天子也召见了陈掌,让他升了官。公孙敖也因此更加显贵了。卫子夫后来成了夫人,卫青也升为了大中大夫。

到了元光五年,卫青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带着军队去打匈奴,从上谷出发。太仆公孙贺是轻车将军,从云中出发;大中大夫公孙敖是骑将军,从代郡出发;卫尉李广是骁骑将军,从雁门出发。每个将军都带着一万骑兵。卫青到了茏城,斩杀了数百名匈奴人。不过啊,骑将军公孙敖损失了七千骑兵;卫尉李广被匈奴俘虏了,后来逃了回来:他们几个都该被斩首,不过最后都赎成了庶人。公孙贺呢,也是无功而返。

话说元朔元年春天,卫夫人喜得贵子,立马被立为皇后,这运气简直爆棚啊!秋天一到,卫青这位车骑将军又带兵出征,率领三万铁骑攻打匈奴,一顿操作猛如虎,斩首俘虏数千人,这战绩,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第二年,匈奴这帮家伙又来搞事,杀了辽西太守,还抢了渔阳两千多人,把韩将军的军队也打败了。汉朝这边当然不能坐视不理,立马派了李息将军去代郡迎战,同时让车骑将军卫青从云中出发,一路向西杀到高阙。这一下,匈奴被赶到了河南地,连陇西都拿下了,还俘虏了数千敌军,缴获了数十万的牲畜,吓得白羊、楼烦王这些匈奴大佬都跑了。于是,河南地就被汉朝设为朔方郡,卫青也因此被封为长平侯,还赏了三千八百户呢!

卫青的校尉苏建也立了大功,被封为平陵侯,还让他去修建朔方城。另一名校尉张次公也有功,被封为岸头侯。天子一看这战绩,高兴得不得了,说:“匈奴这帮家伙逆天而行,乱搞人伦,欺负弱小,还跟蛮夷勾结,简直就是边境的祸害!所以我们才兴师动众,派将军们去讨伐他们。古诗都说了,‘薄伐玁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现在卫青将军带兵西渡黄河,直达高阙,斩首俘虏了两千三百多人,连敌人的车辆、牲畜都一锅端了。他已经被封为列侯,还继续向西平定了河南地,巩固了榆谿的旧防线,还打通了梓领,修了北河的桥梁,击败了蒲泥,打垮了符离,抓了三千七百多名潜伏的敌兵,俘虏了敌军将领,还赶回来了一百多万的牛羊马匹,全军凯旋而归!朕决定再给他加封三千户!”

第二年,匈奴又来搞事,杀了代郡太守友,还抢了雁门一千多人。再过一年,他们更是大规模入侵代郡、定襄、上郡,杀了抢了汉朝几千人。这帮家伙真是没完没了,看来卫青将军还得继续加把劲啊!

哈哈,这匈奴右贤王可真是够“豪放”的啊,他以为汉军不敢到这里来,居然还敢喝酒喝到大醉。这不,汉军就像个“夜猫子”一样,趁着夜色就包围了他。右贤王一看这阵势,吓得酒都醒了,赶紧带着他的爱妾和几百个壮骑突围逃跑。可惜啊,汉军的轻骑校尉郭成等人紧追不舍,硬是追了几百里,虽然没追上右贤王,但也抓了十几个他的副手,还有一万五千多男女老少,以及数不清的牲畜。这战果,简直比抢银行还划算啊!

汉军凯旋而归,天子一高兴,直接派使者带着大将军印,在军中就把车骑将军卫青提拔为大将军,还让其他将领都把军队交给大将军指挥。大将军卫青一看这架势,赶紧立了个号,然后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回来了。天子一看这战绩,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说:“大将军卫青亲自率兵出征,大获全胜,抓了十多个匈奴王,朕决定再给他加封六千户!”

然后,天子又封了卫青的三个儿子:伉被封为宜春侯,不疑被封为阴安侯,登被封为发干侯。这卫青一看,赶紧推辞说:“臣有幸能出征打仗,全靠陛下的英明和神勇的将士们,才能取得如此大胜。陛下已经给臣加封了,臣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之中,没有立下任何功劳,怎么能封他们为侯呢?这会让将士们觉得臣不公啊!”天子一听,笑着说:“朕怎么会忘记那些有功的校尉们呢?朕会一一封赏的。”

于是,天子就下诏给御史:“护军都尉公孙敖三次跟随大将军出击匈奴,经常负责保护军队,并且亲自率军捕获匈奴王,封他为合骑侯,赏给他一千五百户。都尉韩说跟随大将军出击匈奴右贤王庭,为先锋勇猛战斗捕获匈奴王,封他为龙岩侯,赏给他一千三百户。骑将军公孙贺跟随大将军捕获匈奴王,封他为南窌侯,也赏给他一千三百户。轻车将军李蔡两次跟随大将军捕获匈奴王,封他为乐安侯,赏给他一千六百户。校尉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各三次跟随大将军捕获匈奴王,分别封他们为涉轵侯、随成侯、从平侯,各赏给他们一千三百户。将军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也有功,赐给他们关内侯的爵位,并各赏给他们三百户的食邑。”

可是啊,这匈奴就像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秋天又来了,他们居然还敢入侵代郡,杀了都尉朱英。看来,这和平之路,还真是任重道远啊!

哈哈,这大将军卫青可真是威风凛凛啊,一年春天又带着一群猛将出征定襄,这阵容可真是豪华:合骑侯敖担任中将军,太仆贺当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还有郎中令李广这位老将当后将军,右内史李沮则担任强弩将军。这么多大佬一起出马,结果斩首数千级,轻松搞定回朝。

可大将军觉得这还不够过瘾,过了月余,又带着这群猛将再次出征定襄,这次更猛,直接斩首俘虏了一万多人!可惜啊,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带着三千多骑兵,竟然独自撞上了单于的军队,打了一天多,汉兵都快打光了。这赵信原本是胡人,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侯,一看形势不妙,被匈奴一诱惑,就带着剩下的八百多人投降了单于。苏建呢,全军覆没,就他一个人跑了回来,灰溜溜地去找大将军请罪。

大将军卫青也是头疼啊,找来手下的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人商量:“你们说这苏建该咋处理啊?”周霸这哥们儿立马说:“大将军您出征以来,还没斩过副将呢。这次苏建丢了军队,应该斩首以明军威!”可正闳和安却不同意了:“周霸你这是啥啊,兵法都说了‘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苏建带着几千人对上单于几万人,拼死打了一天多,士兵都拼光了,他也没二心,自己回来请罪。你要是斩了他,那以后谁还敢回来啊?”

大将军一听,也是有道理啊,就说:“我卫青虽然是个将军,但也不敢擅自在国外杀人啊。这事儿还是交给天子去裁决吧,这样也能显示出我们为人臣子的不敢专权嘛!”大家都觉得大将军说得对啊,于是就把苏建给押送回朝廷去了。

这一年啊,大将军的侄子霍去病也崭露头角了。这小伙子才十八岁,就得到了天子的宠幸,当上了侍中。他擅长骑射,跟着大将军出征,被任命为剽姚校尉。他带着八百轻骑兵,脱离大军几百里,去寻找战机,结果斩首俘虏的人数超过了他们的损失。天子一听这战绩,立马说:“剽姚校尉霍去病斩首俘虏二千二十八级,还斩了单于的亲戚,活捉了单于的叔叔。这小子太猛了,封他为冠军侯,赏给他一千六百户!”

还有上谷太守郝贤,也跟着大将军出征四次,捕斩首虏二千多人,也被封为众利侯,赏了一千一百户。可惜啊,这一年虽然打了胜仗,但也失去了两位将军的军队,还丢了翕侯赵信,所以大将军的封地并没有增加。苏建回到朝廷后,天子也没有杀他,只是赦免了他的罪,让他变成了庶人。哎,这战场啊,真是瞬息万变,谁也说不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大将军卫青凯旋归来,皇帝一高兴,直接赏赐了千金。这时候,王夫人正受到皇上的宠爱,甯乘这个大聪明就给大将军出主意说:“将军啊,您功劳其实也不算特别多,但您能享受到万户的待遇,三个儿子都被封为侯,其实都是因为皇后的缘故。现在王夫人正得宠,但她的家族还没发达起来,您不如把皇上赏的千金送给王夫人,当作给她的祝寿大礼。”大将军一听,觉得有道理,就送了五百金给王夫人当作寿礼。

这事儿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就好奇地问大将军是怎么回事。大将军老实交代了,皇帝一听,哟,这甯乘还挺会做人的嘛,于是就直接拜他为东海都尉,这可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啊!

再来说说张骞,这位老兄跟着大将军出征,因为他曾经出使过大夏,又在匈奴待过不短时间,所以对地形特别熟悉。他带着大军找到了水草丰美的地方,让大军不用受饥渴之苦。因为之前出使过遥远国家的功劳,加上这次的出色表现,皇帝直接封他为博望侯,这可真是“人生赢家”啊!

然后呢,我们的冠军侯霍去病,在封侯三年后的元狩二年春天,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带着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又立下了赫赫战功。皇帝听了大喜,说:“骠骑将军你真是太厉害了!你带着大军翻山越岭,讨伐敌人,转战六天,行程千多里,还杀了折兰王、卢胡王,抓了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首级和俘虏就有八千多个,真是战功赫赫啊!朕决定再给你加封二千户!”哎呀,这霍去病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前途无量啊!

夏天来了,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合骑侯公孙敖一同从北地出发,不过呢他们各走各的路;同时,博望侯张骞和郎中令李广也从右北平出发,当然也是分道扬镳,他们的目标都是匈奴。

郎中令李广可真是个急性子,带着四千骑兵就先行一步了。可怜的博望侯张骞,带着万骑在后面狂追。结果呢,匈奴的左贤王带着数万骑兵把郎中令给围了起来。这李广也是硬气,跟匈奴兵大战了两天,虽然自己损失过半,但也让匈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等到博望侯张骞终于赶到,匈奴兵一看这架势,得,撤吧!

这事儿后来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说:“博望侯啊,你行军迟缓,差点儿误了大事,本该斩首,但念在你以往的功劳上,就罚你为庶民吧。”

另一边呢,骠骑将军霍去病从北地出发后,就一路深入敌境。合骑侯公孙敖可能因为迷路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吧,反正两人没碰上头。这霍去病也是个狠人,越过居延,直接打到了祁连山,抓了不少匈奴的首领。

皇帝一听这战绩,高兴得不得了:“哎呀,这霍去病真是厉害啊!越过居延,还顺便把小月氏给打了,又攻下祁连山,抓了酋涂王,还带了二千五百多个投降的匈奴兵回来。斩首和俘虏了三万二百多个敌人,还抓了五王、五王母、单于的妃子、五十九个王子、六十三个相国、将军之类的官员。虽然军队损失了十分之三,但功劳卓着啊!来,再给他加封五千户!”

同时呢,那些跟着霍去病的校尉们也都沾了光,从至小月氏的校尉都被封为了左庶长。鹰击司马破奴也跟着霍去病立了功,抓了濮王和稽沮王,又得到了一千五百户的封赏,被封为从骠侯。其他校尉如句王高不识、仆多等也都因为有功而得到了封赏。

可怜那合骑侯公孙敖,因为行军迟缓没跟霍去病碰上头,也被罚为了庶民。说起来也奇怪啊,那些老将们带领的士兵和马匹都不如霍去病的精锐呢。霍去病挑选的都是精锐士兵,而且他也敢深入敌境作战。他常常带着精锐骑兵冲在大军前面,虽然有点儿冒险吧,但运气也确实好得不得了,从来没遇到过什么困境。而那些老将们呢,就经常因为行军迟缓啊、迷路啊各种原因而错失战机。所以啊,这霍去病就越来越受皇帝宠爱了,地位都快赶上大将军了!

话说那年秋天,匈奴单于因为浑邪王在西方老是被汉朝军队打败,损失了好几万人,尤其是被骠骑将军霍去病虐得体无完肤,单于怒了,决定要召见浑邪王,准备剁了他。但浑邪王也不是傻子,他一看形势不妙,就和休屠王商量着要投降汉朝。他们先派人去跟汉朝的边境官员接触,正好当时大行李息在黄河边上修城,接到了浑邪王的使者,立马骑着快马回长安报信。

天子一听这消息,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匈奴人狡猾得很,别是诈降,到时候反过来偷袭我们边境。”于是,天子就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带兵去迎接浑邪王他们。

霍去病一过河,就和浑邪王的军队遥遥相望。但浑邪王手下那些副将们看到汉朝军队这么强大,很多人都不想投降了,开始偷偷溜走。霍去病一看这情况,立马骑马冲过去跟浑邪王见面,一刀一个小朋友,斩了八千多个想逃跑的家伙。然后,他让浑邪王一个人先坐着马车去长安见天子,剩下的军队则全部渡河投降,投降的人数好几万,号称有十万。

等这些人一到长安,天子就高兴坏了,赏赐了他们几十亿的钱财。浑邪王被封为万户侯,还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漯阴侯。他的那些副将们也都封了侯,比如呼毒尼被封为下摩侯,鹰庇被封为煇渠侯,禽犁被封为河綦侯,大当户铜离被封为常乐侯。

天子对霍去病的功劳赞不绝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大军攻打匈奴西域王浑邪,浑邪王和他的部众都投降了,还主动提供了军粮,加上他自己的军队,总共有一万多人。他杀了那些凶恶的匈奴人,俘虏了八千多人,还降了三十二个异国的王。战士们都没有受伤,十万大军都心悦诚服地归顺了汉朝。朕要重重赏赐他,再加封他一千七百户。”同时,为了减少百姓的负担,还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的驻军一半。

过了段时间,天子把投降的匈奴人分散到边境五个郡的塞外去,这些地方都在黄河以南。按照他们的习俗,设立了属国。但第二年呢,匈奴又跑来右北平、定襄捣乱,杀了汉朝一千多人。

又过了一年,天子跟众位将领商量说:“那个翕侯赵信给单于出主意,总说汉朝军队不能越过沙漠,轻敌留守。现在咱们要是大举发兵,肯定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这一年呢,就是元狩四年。

话说那年元狩四年的春天,皇帝下旨让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自率领五万骑兵出征,还有数十万的步兵紧随其后。这次出征,那些敢拼敢打的精锐将士都归霍去病统领。霍去病原本计划从定襄出发,直捣匈奴单于的老巢。但抓来的俘虏说单于已经往东边跑了,于是皇帝就改令霍去病从代郡出击,大将军卫青则继续从定襄进攻。

出征的将领中,还有郎中令担任前将军,太仆担任左将军,主爵赵食其担任右将军,平阳侯襄担任后将军,他们都得听大将军卫青的指挥。当大军渡过沙漠时,人马总数达到了五万骑,与霍去病的部队一同围攻匈奴单于。

匈奴那边,赵信给单于出了个馊主意:“汉军既然已经渡过沙漠,人马疲惫,我们只需坐等收俘就行了。”于是单于就把所有的辎重都运到了北方,只留下精兵在沙漠北边等着汉军。

大将军卫青的部队出塞一千多里后,就碰到了单于的军队,他们已经摆好了阵势等待。大将军一看这阵势,马上命令武刚车围成营垒,然后派出五千骑兵去迎战匈奴。匈奴那边也派出了大约一万骑兵应战。双方正打得难解难分时,太阳快要下山了,突然刮起大风,沙砾满天飞,两军都看不清对方了。汉军趁机派出左右两翼的骑兵包围单于。单于一看汉军人多势众,士马强壮,知道打不过,就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带着几百名壮骑从汉军的包围圈中突围,一路向西北逃去。

这时天已经黑了,汉军和匈奴军在黑暗中混战在一起,双方都有不小的伤亡。汉军的左校抓到的俘虏说单于在天还没黑的时候就跑了。于是汉军就派出轻骑兵连夜追击单于,大将军的部队也紧随其后。匈奴兵也四处逃散。

等到天亮时,汉军已经追了二百多里,但还是没能追上单于。不过他们还是抓到了不少匈奴兵,斩杀了一万多人。接着,汉军来到了窴颜山的赵信城,找到了匈奴囤积的粮食,用来补给军队。军队在那里停留了一天就返回了,临走前还把城里剩下的粮食都烧了。

大将军卫青和单于那一战啊,可真是打得火热。不过呢,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却从另一条路走,结果迷路了,没能及时支援大将军。等大将军带着部队撤回幕南时,才找到他们两位。大将军气得想派人回去报告天子,还让长史给李广记了一笔大过。结果这李广啊,一气之下就自杀了。右将军赵食其呢,被下了狱,最后花钱赎身成了平民。大将军的部队回到塞内,总共斩首和俘虏了匈奴一万九千多人。

就在匈奴人失去单于的十几天里,右谷蠡王听到了消息,立马自立为单于。后来单于找回了自己的队伍,右谷蠡王才不得不放弃单于的称号。

而另一边,骠骑将军霍去病也带着五万骑兵出征了,他的部队配备的车马和大将军的差不多,但他却没有副将,全都让李敢等人担任大校,也就是副将的角色。他们从代郡、右北平出发,深入匈奴腹地,直接攻击了匈奴的左翼部队,斩获的战果比大将军还要多。

骠骑将军凯旋归来后,天子高兴地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大军,亲自率领俘虏的匈奴士兵,轻装上阵,穿越大沙漠,涉过获章渠,击败了比车耆,又转而攻击左大将,斩获了他们的旗鼓。他们经过离侯,渡过弓闾,还俘虏了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他们在狼居胥山封禅,在姑衍山祭祀,还登上了翰海。总共俘虏了七万四千四百四十三名匈奴士兵,虽然军队损失了十分之三,但他们从敌人那里获取了粮食,长途跋涉而粮食不断。因此,我决定再加封骠骑将军五千八百户。”

右北平太守路博德是骠骑将军的下属,他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与骠骑将军会合,一路跟随到檮余山,斩首和俘虏了二千七百人。因此,天子封他为符离侯,赏赐了一千六百户。北地都尉邢山跟随骠骑将军俘获了匈奴的王,被封为义阳侯,赏赐了一千二百户。那些归降的匈奴王,如复陆支、伊即靬等,也都因为跟随骠骑将军有功,分别被封为壮侯和众利侯,赏赐了相应的户数。从骠侯破奴、昌武侯安稽也因为跟随骠骑将军有功,各自增加了三百户的封地。校尉李敢因为夺得了敌人的旗鼓,被封为关内侯,赏赐了二百户的食邑。其他校尉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而大将军卫青呢,这次却没有得到加封,他的军吏和士兵也都没有封侯的。看来啊,这战场上的荣耀,真是瞬息万变啊!

话说啊,那两支大军出征塞外,出发时塞阅官和私人马匹加起来有十四万匹,可回来时连三万匹都不到。这可把皇帝给愁坏了,于是他就增设了一个大司马的职位,让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都担任大司马。这样一来,霍去病的地位就和卫青平起平坐了。

自从那以后啊,大将军卫青就日渐式微,而骠骑将军霍去病则越来越受皇帝宠爱。那些原本跟大将军混的人,都跑去投靠霍去病了,一个个都升官发财,唯独任安这货不肯。

这霍去病啊,平时话不多,但特别有担当。皇帝曾经想教他孙武、吴起的兵法,他却说:“打仗嘛,看的是策略,不是学那些古板的兵法。”皇帝想给他建个豪宅,他却说:“匈奴还没灭呢,哪有心思安家?”皇帝一听,更加器重他了。不过啊,霍去病从小就是皇帝身边的侍中,地位高,却不太懂得体恤士兵。他出征时,皇帝给他派了数十辆装满美食的马车,回来后,那些马车上的美食都剩下了,而士兵们却还有饿肚子的。他在塞外时,士兵们缺粮,饿得都快站不住了,他却还在那儿踢足球。唉,这种事情多得是。

再说大将军卫青呢,他是个老好人,脾气好又懂得退让,总是用柔和的态度来讨好皇帝,但天下人却不怎么称赞他。

霍去病在元狩六年就去世了,皇帝伤心得不得了,特地调来了属国的玄甲军,从长安排到茂陵,给他的坟墓做了个祁连山的模型。还给他封了号,把“武”和“广地”两个字加进去,叫他“景桓侯”。他的儿子嬗继承了侯位,这小子小时候叫子侯,皇帝特别喜欢他,还想着等他长大了就让他带兵打仗。可惜啊,这小子只活了六岁,在元封元年就去世了,谥号“哀侯”。他没有儿子,所以侯国就废除了。唉,真是世事无常啊!

自从骠骑将军霍去病驾鹤西去之后,大将军卫青的长子宜春侯伉因为犯了法,爵位被撸了。五年之后呢,伉的两个弟弟,阴安侯不疑和发干侯登,也因为“酎金案”被撸了爵位。这爵位一丢,冠军侯国也跟着没了。再过了四年,大将军卫青也驾鹤西去,谥号“烈侯”。他的儿子伉就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了新的长平侯。

大将军卫青自从那次围困单于之后,又活了十四年才去世。为啥后来汉朝没再去打匈奴呢?主要是汉朝的马匹不够用了,那时候汉朝正在南边忙着收拾两越,东边又忙着打朝鲜,西边还得对付羌族和西南的夷族,所以就一直没时间去收拾匈奴了。

说起来,大将军卫青能当上长平侯,还多亏了他娶了平阳长公主呢。不过呢,他这爵位也不是那么稳当的,传给儿子伉之后,六年后又因为犯法被撸了。唉,看来权力和地位这玩意儿,有时候也挺折腾人的。

来来来,咱们聊聊这些左方的大将军和他们的裨将们。

首先,得说说这位最大将军青,也就是卫青啦。他老人家可是七次出征匈奴,斩首加俘虏了五万多人。跟单于打过一架,还收回了河南地,然后在那里设立了朔方郡。皇帝一高兴,给他加封了,总共有一万一千八百户。他还给三个儿子都封了侯,每家有一千三百户。把这些加起来,哇,一共有一万五千七百户呢!厉害吧?跟着他的那些校尉、裨将中,有九个也被封了侯。而那些后来成为将军的裨将和校尉,一共有十四人。其中有个裨将叫李广,这家伙有自己的传记,我就不细说了。那些没传记的,我给大家八卦一下:

将军公孙贺,这哥们儿是义渠人,祖上是胡人血统。他老爸浑邪在景帝时是平曲侯,后来因为犯法丢了爵位。公孙贺呢,在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着他混了。武帝登基八年后,他以太仆的身份担任轻车将军,去了马邑。之后四年,他又以轻车将军的身份去了云中。又过了五年,他跟着大将军卫青出征有功,被封为南窌侯。可惜啊,后来因为“酎金案”又丢了爵位。再后来,他出任浮沮将军去了五原,还是没啥大功劳。不过呢,他运气还不错,后来以太仆的身份当了丞相,又封了个葛绎侯。公孙贺这哥们儿前后当了七次将军,出征匈奴没啥大功劳,但居然两次被封侯,还当上了丞相。可惜啊,最后因为儿子跟阳石公主搞巫蛊之术,全家被灭,真是悲剧啊。

再来说说将军李息,这哥们儿是郁郅人,在景帝时期就开始混了。到了武帝登基八年后,他担任材官将军去了马邑;又过了六年,他以将军的身份去了代地;再过三年,他跟着大将军卫青去了朔方:可惜啊,这些仗他都没啥功劳。他总共当过三次将军,后来常在大行混日子。

最后说说将军公孙敖,这哥们儿也是义渠人,以郎官的身份跟着武帝混。武帝登基十二年后,他担任骑将军去了代地,结果损失了七千人,差点被斩首,后来花钱赎了罪成了庶人。过了五年,他以校尉的身份跟着大将军卫青出征有功,被封为合骑侯。可惜啊,后来他又跟着大将军出征定襄,两次都没啥功劳。再后来他因为迟到被下狱,本来也要斩首的,结果又玩了个诈死逃亡的把戏,在民间躲了五六年。后来被发现了又被抓起来。最后呢,因为老婆搞巫蛊之术,全家又被灭了。公孙敖这哥们儿总共当了四次将军,出征匈奴只封了一次侯,真是倒霉到家了。

好嘞,各位看官,接下来咱们继续聊聊这些将军们的趣事。

先说说将军李沮,这位云中的汉子,可是从景帝时代就开始混的老江湖了。等到武帝上台后的第十七年,他凭借左内史的官职,摇身一变成为强弩将军。嘿,这还不够,第二年他又再次担任强弩将军,看来是个硬茬子!

再来聊聊将军李蔡,这位成纪的哥们,从孝文帝、景帝到武帝,可谓是三朝元老啊。他跟着大将军卫青出征,以轻车将军的身份立下战功,被封为乐安侯。可惜啊,后来当了丞相却因为犯法丢了性命,真是世事难料。

将军张次公,这位河东的老兄,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先是作为校尉跟随卫将军青出征,立下战功被封为岸头侯。后来太后驾崩,他担任北军将军。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几度出征,但最终还是因为犯法丢了爵位。不过话说回来,他老爸张隆可是个轻车武射的好手,景帝时期可是皇帝的近臣哦!

将军苏建,杜陵的汉子,也是个骁勇善战的家伙。他跟着卫将军青出征,立下战功被封为平陵侯,还负责在朔方筑城。可惜啊,后来几次出征都遭遇不顺,最终因为战败被贬为庶人。不过这家伙也算是命硬,后来还当过代郡太守,死后葬在大犹乡。

将军赵信,这位原本是匈奴相国的老兄,后来投降汉朝被封为翕侯。可是啊,在武帝上台后的第十七年,他作为前将军与单于交战时战败投降了匈奴,真是个反复无常的家伙!

将军张骞,这位出使大夏的使者,回国后担任校尉。他跟着大将军出征立下战功,被封为博望侯。可惜啊,后来因为出征右北平失期被贬为庶人。不过他老人家可是个闲不住的人,后来又出使乌孙,最终在大行官任上去世,葬在汉中。

将军赵食其,这位祋祤的汉子,在武帝上台后的第二十二年担任右将军,出征定襄时迷路了,被贬为庶人。哈哈,看来这位老兄是个路痴啊!

将军曹襄,这位可是曹参的孙子哦,以平阳侯的身份担任后将军,跟着大将军出征定襄。看来他也是个有背景的人!

最后说说将军韩说,这位弓高侯的庶孙,也是个有故事的家伙。他先是作为校尉跟着大将军出征立下战功被封为龙岩侯,后来因为“酎金案”丢了爵位。不过这家伙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在元鼎六年以待诏的身份担任横海将军出击东越立下战功被封为按道侯。后来还担任过游击将军和光禄勋等职务,最终因为挖了蛊太子宫的墙角被卫太子杀了。这人生啊,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哈哈,接下来咱们继续聊聊这些将军们的“辉煌事迹”吧!

将军郭昌,这位云中的猛将,一开始只是大将军手下的一个校尉。但到了元封四年,他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太中大夫兼拔胡将军,镇守朔方。可惜啊,后来去攻打昆明,啥功劳也没捞到,还被夺了印,真是尴尬到家了。

再来说说将军荀彘,这位太原广武的哥们儿,本来是个御驾亲征的侍中,后来也成了大将军的得力助手。元封三年他被封为左将军去攻打朝鲜,结果也是无功而返。更惨的是,后来因为捕楼船将军犯法的事情被牵连,直接丢了性命,真是倒霉透顶了。

接下来这位可是个狠角色——骠骑将军霍去病!他一共六次出征匈奴,其中四次都是独当一面,总共斩首加俘虏了十一万多人。就连浑邪王也带着几万人投降,开通了河西酒泉之地,让西方边境的胡人威胁大大减少。皇帝一高兴,给他加封了四次,总共有一万五千一百户。他的手下有六个校吏因为战功被封为侯,后来还有两人成为了将军。

将军路博德,这位平州的哥们儿,一开始是右北平太守,跟着骠骑将军立下战功后被封为符离侯。骠骑将军去世后,他又以卫尉的身份担任伏波将军,成功讨伐了南越,再次加封。可惜啊,后来因为犯法丢了爵位。最后他担任强弩都尉,屯兵居延,最后死在了那里。

将军赵破奴,这位九原的老乡,曾经逃到匈奴那边去,后来又回来了,成了骠骑将军的司马。他出征北地时有功,被封为从骠侯。可惜啊,后来也因为“酎金案”丢了爵位。但他似乎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后来又当上了匈河将军,攻打胡人到匈河水一带,结果还是没功劳。再后来他击败了楼兰王,又被封为浞野侯。可惜啊,六年后他率领两万骑兵去攻打匈奴左贤王,被八万骑兵包围,最后成了俘虏,全军覆没。他在匈奴待了十年,又和太子安国一起逃回了汉朝。可惜啊,最后又因为巫蛊之祸被灭族了。

自从卫氏家族兴起以来,大将军卫青是第一个被封侯的,后来他的家族里还有五个人被封侯。但可惜啊,这五个侯爵在二十四年内都被剥夺了,卫氏家族再也没有人被封侯了。

太史公说啊,苏建曾经跟我说:“我觉得大将军太受尊重了,但天下的贤大夫们却没有称赞他。我希望将军能多学学古代名将招贤纳士的本事,好好努力啊!”大将军却回答说:“自从魏其侯和武安侯厚待宾客以来,天子就一直对此切齿痛恨。他们亲近士大夫、招揽贤才排斥不肖之徒,这是皇帝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臣子只要奉法遵职就行了,何必去招揽人才呢?”骠骑将军也是这个意思,他们做将军的方式就是如此。

哈哈,这些将军们的故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君子豹变,贵贱何常。”卫青本是个奴仆出身,却突然崛起成为将军。姐姐嫁给了皇帝,自己又娶了平阳公主。这样的宠荣实在是太过分了,简直就是乱了规矩。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紧随其后,再次平定了边疆。这些将军们的故事,真是让人又惊又喜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 福艳之都市后宫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恶毒女配洗白日常 渔港春夜 武炼巅峰 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艳海风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名门夫人上位记 大时代之巅 南墙有马 田野花香 挺进决赛圈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大魏宫廷 你好财务总监 红尘都市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大明世祖 我在大唐做战神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红楼志 平民乱闯三国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南宋特种兵 大秦帝师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快穿之打脸金手指 搅和大宋朝 抗日之无敌强兵 大唐房二 全战之罗马复兴 长乐未央之胭脂泪 
最近更新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穿越占座山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江汉儿女英雄传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